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副校长 杨继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的组织建设,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都呈现出新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党适时提出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任务。而做好这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工作,一方面要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形成和谐的群众关系和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有利于广泛地调动人员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等。总之,就是为了形成党执政的最广泛、最稳定、最有活力的社会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论断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综观三十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直至十七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丰富,布局更趋完善,更加重视社会整体发展和质量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们党对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文明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003年科学发展观最初提出的时候,我们认为全面发展是包括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2004年,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进而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理解由“三位一体”推进到“四位一体”,即认为全面发展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同时,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特征描述到本质揭示的路径变化。在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上,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素”,到提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和成熟。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拓展和深化。通过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等等,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广受欢迎,中国经济不断跃升,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等,无不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的伟大,这条道路的正确。
(中心组学习发言稿摘要)